白银案高承勇杀人是因为穷?凶手们想的恐怕是这个……

频道:新闻中心 日期: 浏览:237

高承勇于1月3日被执行死刑,随后《人民公安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去年1月对高承勇的采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他的回答背后的心理活动。顺便说一句,标题图片是正确的。

约翰逊: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案子?

高承勇:我之前就说过了,因为经济形势不好。

约翰逊:为什么这么糟糕?你觉得什么好?

高成勇:如果我能过上吃喝能过得去的生活,我就不工作了。当时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我只好做那些事。

约翰逊:那时候,每个家庭都差不多。我也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高成勇:但是你可以挣工资。

强明生:我也是通过努力学习的。你因为穷就办那么多案子,这个理由不能说服我。

高承勇:那我就不知道了。你给我分析一下怎么样?你比我受过更多的教育。

强明生:那你就得把你的想法说出来,我请老师帮你分析一下。

高承勇:我最近说的都是事实,你不相信吗?

约翰逊:我看不透你。

高承勇:看不透就别看。我无能为力。有些事实我确实记不清了开yun体育app入口登录,细节也记不清楚了。我常常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之,我的生活太悲惨了。

。 。 。 。 。 。

约翰逊:你能告诉我是什么促使你犯下这么多案子,或者杀死这么多人吗?

高承勇:我和他们没有仇。我杀了他们,一是因为他们穷,二是因为他们反抗。

约翰逊:那个8岁的女孩也反抗过吗?

(高承勇低着头,垂着眼皮,不说话,这是他最不想面对的问题。)

高承勇:做完小女孩的案子后,我想了好几天,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我也想控制自己。但我的心理有问题。有时他很善良,有时他很疯狂。

(警察代替记者提问)

他说自己因为穷而被害人反抗才犯罪?我冷笑了两声。

这次采访比我去年在《方圆》里看到的对他的采访还要敷衍一些。他的回答几乎全是他想愚弄记者。

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问题他大概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却懒得说话。

高承勇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给记者最通俗易懂、最肤浅的回答,就能尽快结束采访。

如果他回答了一个真实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它具有新闻价值),提问者会很兴奋并问: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什么?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内心,他试图让自己的动机和整个人显得平庸。

我很穷,没有钱吃饭。我想抢点钱。不料他们反抗,只好被杀。

为了钱杀人确实不好,但它是最浅显、最肤浅、最平庸、最不适合制造舆论话题、最没有心理学研究价值的。

所以新闻都以“天眼”为标题。

《银案罪犯高承勇:因害怕天眼,杀了11人后不再犯罪》

假设他告诉记者,他杀了他的妻子,因为他不爱她,这可能会成为新闻头条。

穷就太可惜了。

他说自己穷,也有埋怨社会、冒充弱势群体、指责别人的隐意。说明他是生活所迫,别无选择。

但他似乎忘记了,他强奸了那么多受害者,还侮辱了尸体?这是否也是因为贫穷和生活的压力?

当他无法用贫困和反抗来解释自己杀害8岁女孩的原因时,他将责任转嫁给了“心理问题”。

注意他的下一句话。他说他“有时善良,有时疯狂”。

这个句子结构一般使用一对反义词。例如,“有时我很懒,有时我很勤奋”。如果我说:“有时我很懒,有时我很贪婪。”听者会感到困惑,因为这种表达缺乏逻辑。

但善良的反义词什么时候变得疯狂了?善的反义词应该是恶。但他又说不出这个词,所以他用了一个非常温和中性的词来形容自己:疯狂。

他不反思,不愧疚,甚至试图美化自己留给世人的最后形象,因为他不愿意面对内心真正的痛苦和邪恶。

不反思自己身上的“恶”,以避免反思和自我否定所带来的痛苦,是一个人成为魔鬼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那么他为什么要杀人呢?

这是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如何向自己解释这种差距。我分析了一些,可以将关键字“银”发送到后台。

高承勇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从事运输、装卸等苦工,处于社会底层。在一群出卖体力的文盲同龄人中,高承勇是一个格格不入的高中毕业生。

从此前的报道中我们得知,高承勇在1980年两次高考落榜,一次仅以几分之差。 20世纪80年代,上高中的人不多,很多人选择了中专或职业高中,因为学习一门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找到工作。大多数就读普通高中的人都有着远大的理想,争先恐后地考大学。但他的大学梦却因几分破碎。

接下来破灭的是成为一名飞行员的梦想。他是全县仅有的两个通过飞行员体检的人,却因政治审查(家庭出身不好)而未能通过。可以说,梦想近在咫尺却又失落了。

然后,他就失去了女朋友。

约翰逊:请告诉我们你的家庭情况。你的婚姻生活幸福吗?

高承勇:高兴不高兴我也说不上来。

约翰逊:为什么这么说?

高承勇:我上学的时候就有过女朋友。她无可挑剔,长得漂亮,学习好,对我也很好。但后来她考上了中专,我配不上她。后来,我认识了我的妻子。我和她性格不同。她性情直率,但心地善良。我一开始不同意结婚,但是爸爸借钱给我帮我结婚,我们终于结婚了。

你看,他用来形容前女友的词简直无可挑剔。哪怕已经过去了大半辈子,这依然是他无法跨过的门槛。因为他配不上她,所以他们分开了。他接连经历了学业、事业、爱情的三重打击。

每当他靠近山顶一点时,他就会被撞倒。最终,他被冰冷的现实冻结,动弹不得。

高承勇的愿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如果一个人凭空觉得自己应该成为马云或者嫁给刘德华,那么他或者她就和杨丽娟有同样的心理疾病。

但许多罪犯都是理智的。他们只是通过自己的某些经历或特征来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适合自己的、是自己应得的。

但现实是,高承勇一生都在打零工、干苦力活,直到老了才被妻子叫回来到她的食堂帮忙。

欲望与欲望差距最大的人

每个人的愿望和现实都很难完全吻合,失望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只要还有实现理想的可能,就不会有绝望,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人们就不会去做那些绝望的事情。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现实与欲望的差距,就像自己与夜空中烟花的距离。 TA注定要绝望。

而谁的差距最大呢?我想到了袁春望……对,就是《延禧攻略》里的那个。

在封建王朝,一个处于皇宫生态系统最底层、打扫厕所的太监,就觉得自己应该是​​皇帝。还有比这更大的差距吗?

袁春望虽然是虚构人物,但他的形象却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他的心态和动机很真实,但犯罪分子中具有这种心态的比例非常高。

根据剧情,袁春望相信的版本是这样的:袁春望是太行山一个村庄的孕妇所生的。村妇去世后,一对夫妇收养了他以延续家族血统,并在逃亡时将他带到了京城。

后来,他的养父母双双患病去世。他去世前,养母送给他一串佛珠,嘱咐他寻找亲生父亲。

第一个发现佛珠的人是他的八叔,也就是当时争夺皇位失败的八皇子。八皇子通过佛珠得知袁春望是雍正的儿子。雍正在五行山躲避土匪时,曾寄宿一户农家,与农家的女儿发生关系,并使她怀孕。

八皇子为了报复雍正,阉割了袁春望,并将其卖到紫禁城当太监。

雍正不肯承认自己当了太监的儿子,而是让他给另一个儿子福惠(八阿哥)当奴仆,当牛当马。袁春望认为自己流淌着爱新觉罗的血统,对雍正的所作所为充满仇恨,对兄弟充满嫉妒。

袁春旺记忆中有一幕,在福慧病重时,他故意打开窗户,让冷气进来,加重了福慧的病情。据史载,福惠是雍正最宠爱的儿子,八九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这一幕暗示袁春望在少年时就已经是杀人犯,间接杀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至于他到底是不是雍正的儿子,这个就不属于我们讨论的范围了,只要他自己相信就可以了。

他误以为自己有皇家血统,面容姣好,才华和才智都不逊色于弘历。他本应该当皇帝,至少享受荣华富贵。

如果袁春望是一个平民的儿子,差距就不会那么大。至少他的阴茎还在那里,而且有一天他可能会反抗。但作为一个太监,袁春望已经没有希望了。

人最害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绝望的人会自杀,也会杀人。

袁春望的心被绝望吞噬,他的心变得越来越狂暴恶毒。

高承勇认为他很聪明,也很努力。与他智力和能力相近的人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开yun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pp,进入国企,当干部,娶自己心爱的女人……他以那些生活为参照,认为也是如此。对于他应该匹配的东西。生活。

卷入冰箱藏尸案的朱晓东曾在2007年参加过《我的风采秀》,当时与他同台的选手有的现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男歌手;而他的前任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电视主持人。 。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和这些同样漂亮的人一样过着同样华丽的生活,但实际上他是一名年近三十、即将失业的商场推销员……

2018年,黄一川在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门口持刀砍伤3名小学生。当被问到为什么杀人时,他说:“心理失衡。”

有人轻易地将凶手的犯罪归咎于“贫穷”和“贫富差距”。但事实上,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他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建筑系(第二学位)。在他的自我设定中,他认为自己应该去全国最好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去一线城市工作,找女朋友,买别墅,成为社会精英……不幸的是,他因面试失败而两次考研失败。她在深圳、上海、广州都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靠母亲的汇款维持生计。他要报复社会,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差距。

所有的悲剧都在于他们坚信的“应该”。

他们相信所渴望的生活与自己相匹配(外貌、天赋、智力、血统)。

但应该是什么?

两个同专业、同年级的毕业生,20年后往往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任何一个小细节的差异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因此,如何向自己解释这种差距非常重要。

有些人受到打击后,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公平,觉得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都亏欠自己,不知道该向谁发泄委屈和愤怒。

但他们却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生活其实是自己搞砸的。

除了养蛇、赌博、打游戏、搞外遇之外,朱晓东在事业上有没有像同龄人那样付出过丝毫的努力?并不真地。那么他为什么不把这种差距归咎于自己缺乏动力和勤奋呢?

每年高考落榜的人都有很多。他们中的许多人依靠所学的知识掌握一门技术(更不用说20世纪80年代高中学历的优势),而不是在建筑工地卸货。那么高承勇为什么不把这种差距归咎于自己心态不好、自我毁灭呢?

黄一川的父亲曾经在广东一家设计院给他找了一个机会,但当他向黄一川询问时,却被他断然拒绝。他明明错过了太多的机会,为何还要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指责社会,肆意残杀无辜呢?

(一审称其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杀人时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非常值得怀疑,此案尚未宣判)

他们逃避自己的责任,指责别人,把差距归咎于自己无法掌控的命运,或者认为社会欠自己,从而走入死胡同。他们变成了被困在自己欲望的牢笼里的野兽。

即使他们不杀任何人,他们每天所经历的痛苦和绝望最终也会反弹到周围无辜的人身上。

不满足的人是不懂爱的

了解了袁春望内心的落差,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他是新折库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从来不和别人说话。他每天只是靠在粪桶上,以45度角仰望天空,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对自己的生活有严重误解却又没有采取行动的人,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他们活得“心不在焉”,根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他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天空中转瞬即逝的烟花。

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的人都会发现,他们生活态度松散开yunapp体育官网入口下载手机版,懒惰,缺乏动力,沉迷于游戏……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二,他们总是在寻找捷径。如果一个有钱的女人/男人和她调情,她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她的家庭和孩子。赌博、诈骗、挪用公款、保险诈骗等都是变相的捷径。

第二,他没有能力去爱别人。

有人认为袁春望对魏璎珞的爱是爱恨情仇引发的报复,但我不这么认为。从他不断挑拨魏璎珞和傅恒/皇帝的关系来看,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并不符合她的利益。

魏璎珞先跟袁春望说话,袁春望不理她。他无意间撞见璎珞和傅恒说话,得知傅恒想要娶她,并对她一往情深。

顿时,魏璎珞在袁春望心中的地位提高了。一个被贵族追求却找不到的女人,突然在他眼里就有价值了。

袁春望对魏璎珞产生了热情,成功地成为了她的兄妹。这个“姐姐”成了他夜里的烟火,让他误以为自己离欲望的生活更近了。你看,他得到了他最恨的、皇帝和傅恒都得不到的女人!他终于重新找回了对高富帅的优越感。

魏璎珞成为皇帝的妃子之后,就开始疯狂报仇,这是可以理解的。他说:他可以接受魏璎珞嫁给任何人,但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皇帝。但他无法解释原因。

对他来说,如果自己求不到的又变成了皇帝的,又输了一轮,烟花落下,他的现实就会更加黑暗。

沉迷于欲望与现实差距的人只爱自己,只关心自己的成败。

一个不能专注于生活的人,当然也无法专注于体验爱情。

这样的男人,心里常常有白月光和朱砂痣。这个女人就像他们头顶上的烟花。他们时不时地看她一眼,然后感叹自己曾经和她如此亲近。

但这不是爱。

考上中专的初恋女友于高成勇、富家女阿宇朱晓东……其实她们只是代表了她们想要的一种生活不是吗?

他们都代表着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匹配的那种生活/阶级/财富/地位……

他们所谓的对爱情的哀悼,其实是对自己得不到的生活的遗憾。

许多(不是全部)分手后互相报复的男人和女人,或者如果得不到报复就想毁掉对方的男人和女人,并不爱对方。他们只爱自己,让他们害怕的是对方离开后,自己的生活会再次陷入黑暗。

他们没有能力照亮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照亮周围人的生活了。

这种误解往往是他们痛苦的根源。越是让他们痛苦的事情,他们就越会逃避,所以他们最后说的就是“因为穷”这样可笑又敷衍的借口。

本文仅写高承勇作案心理的一方面。人格的形成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个人经历、家庭、教育和生理原因等。像白银这样的连环杀手在犯罪时寻求性刺激。高此前曾告诉警方,如果他一段时间不杀人,他会感到不舒服。他扭曲的性幻想从何而来,超出了今天讨论的范围。此外,我们对许多凶手的家庭成长也知之甚少。但黄一川和朱晓东一样,在父母离婚后都有一个疼爱他们的母亲,只是溺爱和陪伴的方式不同。没有一概而论

如果有兴趣,可以回复“银”,看看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

本文并不否认理想,只是否定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误解。

家里的一幅画:

当你热爱你所拥有的时,你就拥有了你需要的一切。

为游戏杀人新闻_杀人游戏狼人游戏_灌阳新闻灌阳杀人新闻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